查看原文
其他

屏幕这个“时间黑洞”,你会管理吗?| 中青报道

中大青年 中大青年 2022-06-11


中青记者 卫俊杰 常芃

责编 卫俊杰 常芃



屏幕与生活


相信同学们在食堂里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自己一个人吃饭的时候习惯性的拿出手机,或是刷刷微博,或是看看视频,有了手机的陪伴,即使一个人也不会觉得无聊,久而久之,“手不离机”便成为了一种习惯。但同学们可曾想过,自己的生活与那方寸大小的屏幕,真的如此密不可分吗?


在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之所以能够得到前所未有的丰富而又复杂的信息,是因为互联网和终端设备连接了世界各处,使海量资讯以光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让互联网用户几乎能够随心所欲地知悉地球每一处所发生的种种事情。然而,庞大的信息量远远超出了人类大脑的过滤和处理能力,他们接受一切来自手机或电脑上呈现的信息,一旦离开智能电子设备,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与世界脱节,难以分清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感到迷茫、不安、焦虑,这就使得不少人产生“屏幕依赖症”


手机作为最多人使用的智能电子设备,是人们产生“屏幕依赖症”的诱因之一。手机的便捷性和多功能性特点使其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娱乐、社交中,还是工作、学习中,使用手机都早已是家常便饭。17级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的柴同学就对手机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观点很赞同,“手机的频繁使用很常见,在食堂基本没有同伴的人都在一边看手机一边吃饭。”


(摄影:黄晓晴)


在人们日常使用的各大搜索引擎和APP中,都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针对性资讯,这类资讯是运营商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手机用户的搜索爱好和习惯所筛选出来的的,对手机用户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这就导致人们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收了过量的信息,在好奇心和兴趣不断得到满足的状态下浪费时间偏离原本目的去获取无用信息。这些信息看似与用户的兴趣爱好紧密相连,却只能满足用户们低层次的愉悦感,对其实际生活的价值是微乎其微的。当用户的短期愉悦感得不到满足,大脑便会产生戒断反应,形成“屏幕依赖症”。


除了让人产生依赖感之外,手机上不少软件自动推送的新闻、广告等泛娱乐化信息还会导致分心和时间浪费。18级国际翻译学院的小覃就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有时候想要去搜索单词,被浏览器弹出的新闻所吸引,进入浏览,花了很长时间才发现刚刚要做的事情没有做完。”相信不少同学会有和小覃相似的经历。这便宛如登山的路上放满了舒适的沙发,让人不自觉地想要停下休息。简而言之,一旦用户毫无防备地接受来自智能电子设备的诱惑,便很容易会迷失自我。


(某查单词app上的新闻)


实际上,智能电子设备给人们带来的隐患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无节制“屏幕时间”带来的生理影响和心理影响,已经受到不少国家的重视,英国电信局、美国儿科学会、加拿大政府等机构都有出台相关政策或指导意见来管控儿童的“屏幕时间”。于我们中国学生而言,最熟悉的便是中学时代学校对于手机的严格管控,即使在大学阶段,正确管理“屏幕时间”依然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对智能电子设备的使用这件事,一方面,我们要承认智能电子设备为我们提供便利并且能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忽视这些设备存在干扰和阻碍我们专注工作的因素。

 

 (图源网络)



面对屏幕

你会怎么做?


中大青年在中山大学的同学中发起了一项关于屏幕管理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工作日手机日均使用时间小于2小时的同学仅占比7.69%,而使用时间在4~6小时的同学占比却高达42.31%。而在休息日中,手机使用时间为6~8小时的人数同比增长19.23%,使用时间为4~6小时的人数同比增长2.02%。可见,手机的使用占据着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很大一部分,这既反映了大学生对便捷高效的智能电子设备的使用需求,也体现了找到正确管理“屏幕时间”方法的必要性。


那么大学生们通常会在使用手机的时间里做些什么呢?据调查,中大的同学们在工作日使用手机的目的中,休闲娱乐、社交活动、学习工作各占约1/3,是较为平均的,而在休息日中,休闲娱乐的时间占比有所升高,达到了2/5左右。


结合上述手机使用时间,我们可以推测,中大的同学们使用手机进行娱乐活动的时间是相对较长的。休息日利用电子产品进行娱乐固然是无可厚非的选择,成本较低,选择却很丰富,但我们也不可忽视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于生理而言,屏幕娱乐所伴随的久坐不动的姿势和亮度变化频繁的视觉刺激会引起肩周炎、膝骨关节炎、头疼、近视等一系列疾病。


根据不少社会学领域的研究书籍,如约书亚·梅罗维茨的《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曼纽尔·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等,小青发现屏幕娱乐给予使用者一个虚拟的社会关系,而这样的新身份受到的束缚和需要考虑的顾忌显然比现实生活中的要少得多,这就让使用者在娱乐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变得易怒、易暴躁、易焦虑,久而久之会对其现实生活中的性格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小青建议同学们适当控制自己的屏幕使用时间,更多地考虑去拥抱大自然,或者来一场畅快淋漓的球赛,这样会更有利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手机用途时间占比)

 

调查结果也指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同学们的“屏幕时间”总是超出自己在接触屏幕时的预设值,而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罪魁祸首是经常弹出的针对性广告。同学们认为自己在针对性广告上花费的时间是不值得的,却总是在不经意间在点开各种资讯,最终影响了自己的正常思路。甚至有同学认为,自己在针对性广告上花的时间还比完成原本的事情花的时间还要长。这一现象反映出“屏幕时间”的长短不仅取决于同学们的主观想法,还会受到来自屏幕本身的各种信息的影响。


因此,正确管理好“屏幕时间”给同学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更高效率的学习生活,而且有更高层次的自我肯定和成就感。调查中,小青让受访者判断自己对“随心所欲使用手机娱乐”和“按部就班完成任务”二者的快乐程度和满意程度,结果在相比之下,后者的快乐程度和满意程度远高于前者。在后续采访中,受访者不约而同地透露出这样选择的原因:无节制的“屏幕时间”往往会导致计划延后和工作时间短缺。



(1~5为满意程度)

 

短暂而低层次的愉悦感换来的通常是后悔与焦虑,而有计划且合理地使用手机则会在心理上形成自我肯定,当工作与“屏幕时间”合理交织互补时,人的自我满足感才会在张弛有度的状态中达到最高。中学时的我们大多是被动地远离手机,而现在主动权交到了我们自己手上,就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定力来实现屏幕管理上的自控,达到自我肯定的满足状态。


总体而言,中大同学们当前的“屏幕时间”还是相对合理的,“屏幕时间”的分配方式也较为正常。但如果想成为更加优秀的大学生,这样的状况仍需改善,同学们唯有在面对手机这一日常辅助工具时有更加成熟合理的方法,才能让其为己所用,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如何管理屏幕时间


若对这个对我们来说不可或缺的互联网仔细加以审视,我们不难发现其矛盾之所在:一方面,我们强调个性化,强调个人意志和空间;而另一方面,铺天盖地的针对性信息却常常使我们在互联网面前失去自控,反遭了它的奴役。那么,在互联网信息推广越来越具有针对性、即越来越具有诱惑性的趋势不可逆转的今天,我们要如何管理屏幕时间,在这一场战争中把握主动权?


自律,是这个答案的关键词。根据小青的采访,所有的受访者都在采访中提到了自律的重要性,甚至于,一切方法和措施都是要建立在自律这一条件上的,若没有相当的自律,一切策略都会显得非常无力。具体来说,保持自律主要分两个方面:首先是主观上的自律。18级化学学院的周星星在接受采访中谈到,自己会有每天晚上为第二天制定计划的习惯,如果在第二天没有完成相关的计划,会主动限制自己去触碰手机的意愿。制定计划的确是惯用的自律方法,而与此同时,做计划和执行计划都是自律的外化表现,其能否获得成功,关键还是要看内在的“弦”是否紧绷。


正因如此,柴同学即便没有如周星星一样订立计划的习惯,也照样能在互联网的“赛壬的歌声”中保持自己的航向:“困了就睡觉,醒了就干活,活干完了开开心心玩电脑打游戏,何必苦苦挣扎?”


除此之外,柴同学还强调了保持充沛的精力对于有效管理手机使用时间的作用。她认为,只有保持充沛的精力,才能够保持更强大的精神力量,更加多快好省地完成工作任务——正如她在采访最后那句酷酷的宣言所称:“ddl不是第一生产力,脑子才是。”


其次,若是对自己的主观控制力没有信心,小青也推荐大家尝试通过外在强制手段,从客观角度增强自控力。小覃根据自身经验告诉小青,她在使用的一些钟表类的时间管理app,如华为手机的学生模式、番茄钟和专注森林等,能够设定专注时间、到点及时提醒,有很好的控制管理自己的手机使用时间的效果。另外,上文提到的柴同学也告诉小青,尽可能地屏蔽干扰源也是相当有效的办法。使用国外的浏览器软件,尽可能屏蔽一切广告推送、减少下载和及时清理非必须的社交和娱乐软件等,让柴同学少了很多直接和诱惑源接触的机会,自然也让她能够更好地保持自律,合理地管控屏幕时间。


图为效率软件forest)


(图为效率软件番茄土豆)

 

值得一提的是,正如俗语所言:“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在屏幕时间管理上,每个人都各有其节奏,根据自控力的不同,在制定不同对策之余,也不必因目前的结果不尽如人意而沮丧。正如小覃在采访时还因女王节参与剁手而没有完成背书任务而懊恼,国际金融学院的小孑也同样在为自己在看百词斩或薄荷阅读时没有控制住自己而自责——这是我们追求上进的表现,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让这种情绪阻挡了我们上进的路。只要不放弃自律的要求和上进的愿望,实现合理而有效的手机时间管理便不是镜花水月。

 

(本文受访者均为化名)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给你一张过去的CD | 青晚报


发微笑表情的你有错吗?|青悦读




图片来源:问卷调查、网络

今日小编:胡茵婷 乞明玥

初审:谢博远、康遍霞

审核:马明辉

审核发布:王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